成都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凯发k8旗舰厅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旗舰厅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国企改革要咬定市场化的目标不放松
作者:cdyhjy    发布于:2017/08/11   来源:
摘要:

今年多家央企、国企在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方面取得较好进展,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近日表示,目前中央企业“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分离移交总体完成进度已超过50%,独立工矿区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试点顺利推进。据悉,“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以来,进展平稳有序,预计2017年底将完成总体进度70%。

企业办社会是指企业建立和兴办了一些与其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设施,承担了生产前、生产后的服务和职工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职能,既包括企业的后勤事务,又包括企业的公益性事务。如企业办医院、办幼儿园等。

企业办社会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有产物,几乎所有国有企业同时也是一个小社会,成为企业的一个沉重负担。分离企业的社会职能,曾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从1995年印发《关于若干城市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的意见》,到2004年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职能或移交给政府,或交给市场。

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国企出现企业办社会的回潮,很多企业又开始办幼儿园、学校、宿区、食堂、医院、超市、图书馆等,尤其是在房价暴涨之后,福利分房以及为员工提供更多公益性福利成为一些企业的选择。

这是国企改革中的回潮。在此轮国企改革中,被视为历史遗留问题的,包括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职工住房、医院、职教幼教机构、市政设施等社会职能(统称“企业办社会”)的剥离、改制、移交工作;厂办大集体改革以及“三供一业”的移交,等等。

目前,央企分离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都在加速推进。根据中国石油近日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石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业务已分别有36%、29%、77%和48%完成分离移交,另有11家医疗机构及17所幼儿园实现社会化,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据悉,中国石油已经实施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项目每年可降低运行成本5亿元以上。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一直被称为中心环节。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曾经进行大规模的国企改革,通过兼并重组与抓大放小,解决国企面临的困境,但国企改革遗留问题仍然很多,比如企业办社会这种计划经济特征明显的事物并没有消除,反而出现回潮。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计划配置资源转到市场配置资源。但是,这项宏观改革又涉及到大量微观难题,即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国有企业迟迟无法实现公司化改革与市场化转型,就难以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为什么国企改革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反复?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脱离了通货紧缩的市场环境,经济飞速增长,国企改革的压力消失,从而让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存在。其次,国企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救活国企,更重要的是为中国老百姓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在经济繁荣阶段,国企在努力赚钱的同时却对所承担的其他社会责任重视不够。这种“做法”鼓励了企业多元化投资,而这又成为产能过剩以及债务问题的一个根源。其三,政府对改革后的国企定位模糊,在2008年后,倚重国企投资稳定经济,这种定位导致国企离市场化目标更远。

我们必须对国企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位,给改革一个清晰的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管经济环境是繁荣还是萧条,都要去完成改革,都要让国企完全市场化运作。否则,当国企承担更多政策任务之时,它也会强化自身的“计划色彩”,重拾“三供一业”。因此,国企改革成功的关键,就是咬定市场化改制的目标不放松,在微观上实现国企的公司化,在宏观上将其视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避免国企改革与国企问题周期性反复。

(信息来源:21经济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