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央密集出台政策,为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频频“出招”,进一步增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以迈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这些年,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进步。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显示,中国营商便利度近3年来平均每年提升6位,政府在“放管服”、提升企业开办效率、减免税收等方面成效显著。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方部门对中央政策认识不到位,依然存在审批繁琐、内外资待遇不一致等问题,导致某些环节外商投资“肠梗阻”现象依然突出。
“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惟其如此,才能让来华投资的外企放心,这也是以开放促改革,加快我国相关制度和法规建设,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为此,有必要进一步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根据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对外资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对比国际化投资环境,依然有提升空间。今后要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的投资负面清单尽快推广至全国,以此吸引高水平、高质量的外资企业落户中国。
同时,打造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还要求相关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从管理外资向服务外资转变。目前,有的部门服务意识欠缺,比如在推进“互联网 政务”时,未做到部门间数据共享,企业“跑断腿”的现象依然存在。只有让该“减”的权力“减”到位,该“加”的服务“加”到位,才能让外商投资更加便利化。
还要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比如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制定新的外资基础性法律,让外资投资有法可依;在审批、监管、税费等环节提升政策透明度;当然,还包括做好对外资政策的解读,信守对外商投资的承诺等。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打造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势将更加提升中国对全球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建设进程。
(信息来源:21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