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凯发k8旗舰厅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旗舰厅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教育行业转型升级的大机会
作者:cdyhjy    发布于:2014/09/04   来源:
摘要:
  我国教育的转型和升级有三个风向,一是k-12、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成长;二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主动转变;三是传统教育领域的开放和革新。教育行业持续高成长,改革和政策不断,给教育行业带来良好的投资机遇,我们梳选出全通教育、新南洋、立思辰、天喻信息、华平股份、科大讯飞和新开普等重点标的,并对a股的教育类投资标的进行了梳理,供大家参考。

一、中国人口、家庭、经济的趋势塑造教育未来

(一)城镇人口占比持续攀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3年的53.37%,城镇化水平平均每年提高1.01%,居住在城镇内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已过半,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城镇的人均教育支出远远超过农村。不断增加的新城镇人口,带来增量的教育需求,叠加已有城镇人口教育需求的增长,使得整个教育市场持续、快速扩张。  

(二)户均人口数量迅速减少

  1980年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的家庭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变成主流,家庭规模变小,家庭孩子数目下降。虽然孩子数目下降,但因为对单个孩子的教育投入上升,传统教育市场继续扩容。   此外,特别是城镇家庭,除了对孩子成绩的日益重视重金投入之外,对孩子教育其他各方面的诉求也在上升,带动了外语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和培优等新教育市场。

(三)经济转型促使教育转变  

  加入wto后,中国很好的发挥了自己在人力成本上的优势,通过要素的高强度投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外贸出口量急剧攀升,但这种发展是以放弃高附加值、高技术性贸易品为代价,以短视的投资为特点,在不能立即产生效益的基础科学技术、基础材料和基本工业设备的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中国的产业高度。

  因为人口红利渐失,环境承载能力上限到来和外部需求不振的影响,中国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接近极至,未来中国的经济看点在转型发展。在转型期,中国需要告别经济高增长时期的惯性思维,适应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实现产业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转换。中国的教育也需要适应这种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培养掌握技术的技工人才,通过继续教育来满足产业转变过程中就业人员的技能切换需要。

二、国际经验表明教育需求和国家成长相互促进

(一)儒家文化圈对教育都极为重视

  同属儒家文化圈,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均非常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不仅在政府层面对教育的投资高,在家庭层面对教育也是极为重视,把读书受教育看成是人生成功最理想的道路,正可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教育的重视,促进了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人的素质提高和科技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推动海外留学需求

  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催生其对孩子和自身教育更进一步的需求,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的发展都是通过外向型经济启动,慢慢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迈进,与海外市场的联系紧密,留学经历会提高其与子女在本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这更使得出国留学成为理性且时髦的选择。  

  伴随着国力和人均收入的上升的过程,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的出国留学人数也随之上升,一方面是出国留学的费用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民来说越来越不成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的眼界越来越开阔,需要更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2013年2月公布的数据,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在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和韩国,生动的说明了一国经济活力和一国出国留学人数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停滞、转型减缓减少海外留学需要

  当一国的经济成长呈现停滞、产业转型减缓时,海外留学的需求便会降低。当经济停滞时,往往伴随着国民收入增长的变缓,海外留学日益增长的成本便显得沉重起来,压抑了海外留学的需求。

  此外,国外教育资源提供的滋养在此时脱离了本国的需求,转型减缓使得产业结构变动小,提供给年轻人和高端人才的就业机会稀少,海外留学也变得没有太大必要。

  据读卖新闻网2013年2月报道,2010年,日本去海外留学的人数为58060人,比2009年的59923减少1863人,已经连继6年下降,日本文部科学省分析人士自己也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日本多年的经济不景气”。  

三、中国教育的转型和升级的三个风向  

(一)k-12、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成长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独生子女家庭变多和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中国的k-12教育市场方兴未艾,前景向好。

  独生子女政策虽然减少了单个家庭的孩子数目,但中国的学龄人口数目还是极为庞大。2013年,中国人口数量达13.5亿,这其中5-24岁的学龄人口约3.3亿,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24.5%。 
  据《2012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调查,“教育消费”是中国家庭消费的重头戏,占到中国社会中坚阶层家庭收入的1/7,远超美国,该比例预期还将继续增长,预计至2013年中国家庭教育支出有望达到 1万亿元。

  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进一步发展,将对高技能技工和专门人才形成渴求。实现中国的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的迈进,不仅需要高端人才进行前沿研发设计,更需要大量的中高技能人才将设计的产品制造出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培养此类人才上具有优势,迎来发展机遇。

  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2014年7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开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起点。2013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36万所,年招生1016.7万人,在校生2933.8万人,粗略计算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可达到数千亿元。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关于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15年,每人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的年参与率不低于45%;农村居民培训的年参与率达到20%以上;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学生总规模达到1200万人以上等。

(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主动转变

  中国家长极其重视子女教育,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除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倍感压力和恐慌外,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担忧也越来越多,这推动了体育教育、音乐教育、英语教育等的需求。当家长和孩子不满意国内教育时,还有海外留学的需求。

  中国家庭对培优的需求高,特别是对英语教育需求高。据《2012教育行业白皮书》调查显示,70%的孩子参加过英语及奥数辅导班,50%以上的投票家庭每月课外辅导花销在2000元以上,此比例较2011年有大幅增加。

  而据《2013教育行业白皮书》,每月课外辅导花销在2000元以上的家庭已经达54%,较2012年增加4%。课外辅导的消费支出除了流向英语、奥数类课程培优外,还有35%的支出是花在特长类学习,17%用于购买电子产品和学习设备。

  72%的家长给孩子报学习班的动机是提高其升学成绩和综合素质,所以有特长类学习支出的高占比。正因为家长提高孩子综合素质诉求的驱使,才有调查中近九成家庭的孩子上了1个以上的补习班,其中近半家庭的孩子报了至少3个补习班的现象。

  处于经济持续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时点的中国,对于海外留学的需求有增无减,赴海外留学人数从1985年的4888人迅速攀升到2007年的144000人,增长29.46倍,而同期家庭人均收入仅增长4.69倍,说明中国家庭对海外教育资源的渴求。

  近几年,中国赴海外留学的绝对人数增加迅猛,到2013年已达41.39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输出国,截止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达到305.86万人。

  留学行业的市场规模随着留学人员的增加不断扩大。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留学市场规模约达到了2000亿人民币,语言培训所占份额的达13%,约260亿人民币,另有调查称,留学考试培训的市场规模已到达了300亿人民币。

 (三)传统教育领域的开放和革新

  科研院所是中国智力资源的集中之处,汇聚着科研精英,在重大科研攻关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智力保障。只有在科技中取得确实的突破,中国的许多行业才能真正言转型成功,否则只是在低水平竞争,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贯通和生态圈的建立。

  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链高端攀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中国的科研智力资源,改进现在科研院所培养、使用科研人才的模式,更好的发挥科研人才的作用,亟需对科研人员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这有赖于科研院所的产业化转型。

  科研院的产业化转型,可以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来兴办高等教育的方式,建立起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近年来,民间资本兴办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多年举办专科生、本科生教育的基础上,民间院校已经具备了承接科研的能力,未来科研院所的产业化转型的通路之一将是与民间院校合作研发,获得双赢。

  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2011年打破公立大学的垄断,成为第一个拥有硕士研究生院的民办高校,与近60所海外院校联合办学,计划于2016年升级为“北京城市大学”,未来以学校为依托,运用民间资本举办院所的灵活机制,北京城市学院将在科研院所转型的大潮中获得发展。

  在过去,k-12、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乃至留学教育等要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通过兴办、兴建更多的学校,通过粉笔、黑板、课桌、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高强度的资产投入,来完成教育资源的扩张。但这种方式投资高,见效慢,在当前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此我们认为在线教育、电子教育、教育资源的电子、数字化是趋势,这还将带来教育硬件、软件、集成商的机会。

  根据《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中披露,2012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规模高达9600亿元,而目前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在700亿元左右,比重仅为7.3%。随着未来互联网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和在线教育消费习惯的养成,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加速扩大。

四、a股教育产业的投资标的

教育行业持续高成长,改革和政策不断

  中国的教育产业正处于k-12、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继续成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主动转变和传统教育领域的开放和革新的叠加时期,整个教育产业还处于高速成长期,行业空间大。

近期,国内教育改革的动向不断,高考改革、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进一步推进,都对整个教育行业公司形成利好。而新南洋收购昂立教育成功,成为a股首支纯正教育股,对整个行业形成提振。

  我们预计明年会有智慧教育的大范围招标等行业政策出来,有利于在线教育、k-12教育、职业教育等方向的发展。

网站地图